2025年3月18日-20日 | 北京·全国农业展览馆(新馆)

March 18-20 2025 | Beijing CIAE China

“氢含量”增加,盘点两会氢能声音

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,2月6日,被称为“终极能源”的氢能,已成为各国在零碳排放愿景和竞争变革下的重要战略抓手。在全球氢能产业规模化的破晓前夜,全国各地两会的陆续召开,氢能频繁的出现在各地两会的讨论中,多个省对氢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。

image

陕西省:

陕西省人大代表、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表示,前绿色氢能行业已经走出最困难的低谷时期,未来发展的主逻辑并未改变,坚定看好绿氢助力能源转型、节能减碳长期发展的信心。目前,绿氢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确实有所减缓,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方面是绿电制绿氢的成本较高,经济性或者说经济商业逻辑还没有形成闭环,而且国内出现了严重的“内卷”现象。另一方面是海外不确定性增加,受美国政策影响,中东国家和地区对绿氢的态度有所改变。

湖北省:

湖北省政协委员于海平认为,要拓展应用空间,加速湖北省内公交、渣土车、重卡、叉车等示范应用推广。推广低成本制氢、高压运输、液氢技术,降低氢能应用成本,提高经济效能。聚焦“制储输运加用”重点环节,形成更加完备、循环互动的大氢能产业体系。鼓励民营企业进一步打通“沪渝”“汉十”和长江经济带加氢走廊。

江苏省:

江苏省政协港区委员、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文前提出,一是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。建议加大对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,建立加氢站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机制,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,减少审批环节,缩短审批时间,提高审批效率;二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。江苏省可在现有35MPa和70MPa高压储氢技术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储氢罐的材料和制造工艺。改进储氢罐的阀门、密封件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,减少氢气泄漏风险,提高储氢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;三是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。建立严格的氢能源安全标准体系,为氢能源产业的发展筑牢安全防护网。

山东省:

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陈颖建议,制定全省未来五年氢能产业发展规划,明确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目标,制定发展路线图、分解发展路径、理清支持措施、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实施计划,推进山东在氢能技术创新、氢能源供应、多元化应用、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走在前,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。

四川省:

四川省政协委员、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吴孟强关注,一是加强产业链整体布局,氢能装备要成链聚集发展,要打造氢源供给网络,加氢基础设施建设;二是要开启市场,要发展产业、要市场引领,进一步做到氢能+交通融合,做到交通+氢能的应用,加大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;三是把氢储能跟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结合在一起,构建“水风光发电+氢储能”协同发展体系,推进氢储能与其他储能形式的融合发展;四是要看到氢能的能源供给特性,积极发展分布式氢能发电、氢能后备电源,以及风光储氢微电网的应用,以及未来的虚拟电厂氢储能空间的应用等。

山西省:

山西省政协委员邓蜀平指出,一是成立山西省氢能产业领导小组。申请进入第三批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,争取政策支持;二是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。加大加氢站布局力度,推动加氢站建设,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范要求建设功能齐全的能源岛;三是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审批、财税支持等方面制度供给,有效发挥政策规范引导作用;四是构建山西省氢能重卡循环市场体系。引进有核心技术的氢能重卡龙头和链核企业入驻,优先使用晋造氢能重卡,税收予以适当减免。

北京市:
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原党组书记、主席吴问平强调,建议市发改委在指导大兴编制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同时,努力争取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,在加快推动氢能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,统筹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。

重庆市:

重庆市政协委员、重庆市工商联(总商会)副会长、重庆嘉通机动车检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建言,建立健全成渝氢走廊联动机制,相关部门可以在《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走廊战略合作协议》基础上,进一步加强川渝两地协同合作,建立两地氢走廊常态化联动机制,通过两省市共同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,将成渝氢走廊区域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。

综上所述,“两会”期间关于燃料电池汽车扩容、拓展氢能非交通领域应用、加快绿氢发展、完善氢能补贴及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提案较多,随着中央对于氢能规划的重大转变,接下来两年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环境或将显著改善。

来源: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

免责声明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仅用于学习交流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作品内容、图片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联系后台进行删除。以上仅为静态整理,不构成投资建议;据此入市,风险自担!